層流手術室主要的幾種布局方式
華銳凈化 2020-07-10 00:30:00 閱讀

1、中央島型
醫學界認為,手術感染途徑主要以“接觸感染”為主,因此杜絕手術室設備、人員與污染源的接觸,便成為這類手術室布局的主要目的。在層流手術室中央島型布局中,由電梯運來的無菌(意思:沒有活菌)(fungus)材料,通過中央潔凈廳送入各個手術室。使用后物品,由外廊運出,而且醫生、護士使用的洗手池,也要設置在外廊。
2、單走廊型
單走廊型層流手術室布局秉承的是“污物不擴散”的觀點。在這種布局中,手術后的器材、廢棄物、污染物必須經過打包后再運出。在這類布局中必須要帶前室,用來在術前、術后對手術物品進行徹底(thorough)的消毒。
3、單流向型
通常來說,手術室凈化需要嚴格遵守潔、污分流的原則,不管是患者、醫護人員還是無菌(fungus)(意思:沒有活菌(fungus))物品都要保證單向流,確保潔、污兩者之間徹底(thorough)不交叉是避免手術感染的極佳布局方案。手術室維護采用高效低毒消毒劑,以及合理使用,是保障一般手術室無菌環境的有力措施。一般手術室應采用末端過濾器不低于高中效過濾器的空調系統或全新風通風系統。室內保持正壓,換氣次數不得低于6次/h”。其它未涉及參數,如溫濕度等,可參照Ⅳ級潔凈手術室。然而隨著手術室數量的增多,這類布局的平面流向和設計變得越來越復雜。
4、雙走廊型
雙走廊型層流手術室布局是最常見的布局形式,其原則也是防止交叉感染。手術室維保要求設計合理,設備齊全,護士工作反應靈敏、快捷,有高效的工作效率。手術室要有一套嚴格合理的規章制度和無菌操作規范。隨著外科技術飛速發展,手術室工作日趨現代化。雙走廊型又分為污物型和清潔型。污物型雙走廊布局中,手術后的器材、廢棄物需要由外走道送出,醫務人員、病患需要由內走道出入。清潔型雙走廊布局中,其平面布置與污物型相似,不同之處在于手術前醫生、器械經過清潔后由潔凈走廊進入室內術后由潔凈走廊退出。

凈化工程要想長期保持潔凈室的潔凈度請看下文!
無塵車間潔凈度等級標準及布局、溫濕度相關要求